疫情下的逆行 ——记上海酒茶香心灵一号志愿者团队
作者:酒茶香 | 发布时间: 2022-04-28 | 1523 次浏览


上海保卫战,守土有责

 三月份之前,疫情就肆无忌惮的在全国蔓延,周边许多省市和地区亮起了“红码”,上海能否保持“一方净土”已经备受关注,“总能化解掉各种各样难题”的魔都上海,面对大兵压境,从来不曾高枕无忧。上海何去何从,政府已经有了举措:坚持“动态清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努力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这,无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面对一个个破口,每一寸空气中都弥散着诡异的变数。一场倒春寒,带给上海的是要放下“魔都”的架子,统一认识,同仇敌忾,众人携手,肩并着肩,筑牢一道固若金汤的钢铁长城。

“净土”告破,含泪演绎“空城计”,这才是坚壁清野的当年。英雄的上海,犹如咆哮的怒狮,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擂响了冲锋的战鼓,人人奋而当先。“家国有难,匹夫有责”!大家在坚守中相望,目光中闪烁着坚毅和自信。按政府要求,每一个人首先要当好自己的守护神,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当成这座城市的第一道防线,每一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公。

疫情来势汹汹,上海遭遇了70年来的又一波灾难,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笔者每天都被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感动着、震撼着,在核酸检测的现场,在值守路障的卡口,在每一个居民小区,都能看到“大白”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用辛劳构筑着防疫的铁壁铜墙。


挺身而出,不畏艰难

 

疫情战斗刚刚打响,听说前线吃紧,上海酒茶香幸福工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恩先生再也坐不住了,这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老板,连夜召开公司高层领导视频会议,重新调整工作部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抗疫工作上来,并叮嘱文案部连夜起草倡议书,向全公司发出倡议。疫情当前,谁敢横刀立马?董事长身先士卒,率先加入抗疫志愿者的队伍。抗疫初期工作千头万绪,加之人手不够,各种抱怨不绝于耳,董事长不仅充当参谋,帮助出谋划策,协调安排诸多工作,同时以一种饱满的热情投身抗疫工作中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三月里倒春寒,许多同志经不住寒夜的侵蚀,他便冲在最前面,常常在防疫卡口一站就是一个通宵。他们由一个个职场精英华丽转身为疫情前线的“大白”,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的面庞在“大白”的映衬下显得神采奕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行者的风采顿时炫成了一道道壮美的风景。在每一个卡口,他们身着一袭“大白”,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有多劳累和饥渴,从不叫一声苦,也不叫一声累,当有人说一声“谢谢你”,他们会感动的泪目:“上海保卫战,舍我其谁!”。


公司副总经理潘明娟,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吃住在公司,负责组织志愿者团队,对接社会各层级工作,统筹协调志愿者的服务,同时还要关注志愿者的衣食住行,为后勤工作提供保障,她不仅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其辛苦可想而知,常常夜深人静,她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光。据潘副总透露,酒茶香幸福工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先后多批次组织抗疫志愿者服务和爱心物资捐助,志愿者服务常规保持20人左右,大多都是公司挑选的有活力有担当的年轻人。


 

笔者在一次采访的路上,偶遇公司企划中心经理许鑫,不禁吃了一惊:“你不是回老家了吗?”他红着脸说:“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走啊。”“怎么走”,多么普通的一句话,要在平时的日子里谁也不会放在心上,然而这是特别时期,非常时期,正需要用人的时候,而在我这个知情者听来,简简单单几个字,一下子就触动我的泪腺,不禁鼻底泛酸,眼眶潮湿。许鑫,这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来上海已经好几年了,前几天,老家来电话,说他八十多岁的奶奶得了重病,让他赶快回去一趟,由于心里有事,走得匆忙,竟然在自驾途中出了车祸,车子报废了,所幸人没事。在疫情爆发前夕,他利用星期天回家看看老婆孩子,谁知刚到家,市区居民纷纷都去超市抢购食品和蔬菜。要封城了,他想到公司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做,便简单收拾几件换身衣,匆匆返回岗位。当公司发出组织“酒茶香心灵一号志愿者团队”的倡议时,便义无反顾报了名。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也许在平常的生活里,在平凡的工作中,大家都不以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平凡的人,他们的身上并没有特别的标签。只不过,这些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比别人更用心而已,在关键时候,他们总有一些“另类”的言行,比一般人看得更深更远一些,会让人惊艳不已。

 

公司供应链中心经理曹芳,上海本地人,疫情爆发,一夜之间封控了所有小区,居民只能足不出户,居家隔离,这是最好的响应。然而,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居家也要做些积极而有意义的事,她所在的小区,在微信群中有上千号人,疫情封困初期,业主心情浮躁,说什么的都有,曹芳便默默的展开工作,起先多发一些正能量的消息,能解释的尽量释疑,规劝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一些不当言论作出自己正面的质疑,慢慢建立自己的圈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说他所在的小区,有几个租户断炊了,曹父便把自家的粮油食品分给他们,尽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曹芳很是开心,父亲为他树立了榜样,父女同频共振,释放的圈子是滿满的正能量。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在公司第75届视频成长大会上,我们总被一些人和事感动 着,尤其是“大白”志愿者们的疫情服务,信手拈来一件小事,无不让人动容。


请看,在路障卡口志愿者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有时中午气温高达30多度,他们的“大白”防护服下衣服都湿透了,汗水从衣边滴流到了脚底,嘴唇干裂得像在“上甘岭”,谁也来不及,也不敢喝上一口水,因为有厕所不能上,这种“憋”的滋味只有当事人才清楚。就是这样,他们还要负责群众的核酸扫码采样、数据信息整理、核酸检测秩序的维护,引导群众保持2米间隔,严防万一的交叉感染,送药品,送生活物资,遇有不配合的群众,他们还要苦口婆心的劝说,嗓子沙哑了,两腿累得发酸,多想享受一下“坐下来”的幸福时光啊,哪怕只有几分钟的小憩。但是就是这一点小小的奢望,他们都不敢满足自己,因为他们清楚,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们去做。在无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就是在和奥密克戎赛跑,就是在和病毒比速度,自觉自律是对每一个志愿者的考验.

 

夏洁是霸网中心经理,这位九零后的年轻人,做工作有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都说九零后的孩子,骨子里透着“骄娇”二字,但夏洁没有,她在家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且是独生女,外婆、父母三天不跟她“视频”就想得不行,就是这样的“乖乖女”,这次报名参加志愿者没有跟父母汇报,而是报喜不报忧。在抗疫志愿者服务中,她主要负责核酸扫码采样、数据信息整理、防控卡点值守加核酸检测维护等多项工作。同时她的丈夫陈小也不甘落后,妇唱夫随,在工作中形成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令人称羡。


在公司,在志愿者工作的现场,我们还常常看到一位穿着朴实的志愿者,他每走一步路都显得匆忙而急促,他就是制造中心经理张川,别看他年轻,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这次疫情期间,他的家乡也未能幸免,儿子已经上了中学,正是叛逆期,爷爷管不了,他常常牵肠挂肚,他想把孩子接来身边上学,但因疫情总不能成行。他说:“多一份努力,能早一些结束疫情,一切静待春暖花开。”

 

谁说女人不如男,在酒茶香心灵一号志愿者队伍中,女同志占多数,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而且她们特别能拼。仓储中心经理韩茂娟常常5点钟起床,忙完公司的工作,饭都顾不上吃,不敢喝一口水,有人问她怎么这样?多少该吃一点呀,她会朝你莞尔一笑,摊开两手,做个无奈的动作和表情;财务中心陆梅是本村的老志愿者了,这次疫情爆发又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在每一个路障卡口,在送抗原物资的路上,在居民家中,随处都能见到她匆忙的身影。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者服务现场,我们经常看到一对相濡以沫的年轻夫妻,妻子叫孙莉萍,一位阳光且有担当的女同志,疫情战斗刚打响她便积极要求加入志愿者团队,这还不算,她还帮丈夫报了名。家人不理解:“你自己参与也就罢了,还拽上丈夫,家里还有在上网课的孩子需要辅导……”她耐心做公公婆婆的工作:“这次疫情的发生,点多,面广,传播速度快,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一番话说得公婆无言以对,默默点头:“孩子说得也对,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其实,老人的潜台词是担心他们的安全。

 

 

像这样的抗疫事例还有很多,我们无法一一列举,是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无私和无畏是一面面高举的大旗。有时我们不禁会想,哪有什么岁月静好,还不是有人面对生死从容和坚韧,在危急关头彰显了侠骨柔肠,敢于冲锋陷阵。于是我不禁想问:朋友,当你因居家隔离而烦躁不安时,当你因政府救助未能及时送达而抱怨时,当你置防疫“三件套”“五还要”于不顾时,你是否想到,我们的安逸正是他们用汗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呢。是他们用坚守诠释着使命,用心灵传递着温暖,用行动谱写“美好岁月”啊。这难道不是疫情下最美好的精神气象吗?!  


上海必胜,风采依旧

 

行走在上海这片苍茫大地上,在与奥密克戎的激战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身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感动着。他们都是一个个平常的人,平常的像一粒微尘,正像一首诗中所写:“我知道,我只是/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但我的目光指向未来/包括我对梅花的仰慕/包括我对兰花的忠诚/包括我对竹子的尊重/包括我对雏菊的喜爱/包括我双手打拼的天下/包括我眼睛遥望的大海”。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常常的人,用他们些微的光,汇成了温暖的海洋,正是这星星之火,才形成了熊熊的燎原之势!在此我忽然想到毛主席在195871日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吸血虫,“欣然命笔”写下的两首《送瘟神》的诗,最后两句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我也借用毛主席的这两句诗替奥密克戎饯行吧!

 

饱经沧桑的上海,是我们每一个人珍爱和呵护的家园,这座伟大的城市一定能从这次奥密克戎侵害的劫难中学到更多,并能转危为安,我们也一定明白,“飓风”是六亲不认的,更不会势利,即使你是伟大的魔都它也绝不会绕着走过。我们坚信:上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以铿锵步伐一如既往的独步天下!